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11集课程复讲

梁淑莉学长

  
    1.什么是“富”?什么是“贵”?是否有权位之人才称得上贵? 
    绝不是很有钱才叫富真正的富,是富在知足。一个人假如不知足,纵使给他再多钱,他也不会觉得快乐跟满足;一个人真正知足,他的内心常常会觉得很充裕,知足者才能够常乐。所以,真正的富在知足。身边很有钱的人,也没有觉得够花,有很多就想要更多,因为人的欲望之门只要一打开,就很难关上,所谓“欲是深渊”,这个深渊踩下去不见底。所以,家长不要追求虚华的人生,应该追求真实,知足才是真正的富。而孩子这一生懂得知足,才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,才不会崇尚虚华。
    一般孩子会说官做得很大叫贵。官做得大并不一定贵。做官的如果拿着权位去压迫别人,甚至于为自己谋福利,等他下台以后所有的人都坐唾弃他。贵的真正意义,“人敬则贵”,当每个人看到你都心生欢喜,都打从心里尊敬你、佩服你,那才是实在的贵。当我们有机会可以当政府、公司的领导者,我们应该提起的不是权势,而是本分。比如说说企业老板,应时时念着如何带领员工走向更美好的生活,不只是在经济面要带领员工,在精神层面也要跟员工一起成长;在政府做官,每一个决定影响的层面非常大,所以处高位者更应当战战兢兢,谨言慎行。当我们能处处为下属、为人民着想,相信当我们离开这个位置的时候,大家一定会感你的恩德,对你像以前一样爱戴,绝对不会一朝天子一朝臣。而且,人不是一定要有权位才能有贵气。孟子说: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像新加坡许哲女士,就受到全世界的爱戴和尊敬。
    2.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?孟夫子提到人生有哪三乐? 
    一、知足常乐。一个人知足,他与人交信就懂得感谢别人,他愈是这样,朋友跟亲戚就愈喜欢他。二、无忧无虑。理得心安,才能无忧无虑。“儿孙自有儿孙福”,不该你担心的,就不要多操心。不是说不管孩子,而是在孩子在小时候把他的根基扎好了,之后因为他已经有了德行,自然有他的人生因缘,就不要再去操纵他,不然你累他也累。无忧无虑确实要看破世间许多事。三、身体健康。要对自己的饮食,还有自己的情绪要有很好的管理才会有健康。人假如上了年纪身体不好,纵使子孙贤孝可能也不大快乐。四、助人为乐。当人处处为自己着想,人生只会活在患得患失中,助人为乐,要用身教去力行去感受。要好吃好睡,首先要烦恼少,智慧长。
    孟子提到人生有三乐,第一乐,“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”;父母能够让我们奉养,那是人生最大的福田。当我们在回馈父母的恩德时,也会觉得人生非常踏实、非常快乐。兄弟姐妹们的生活、事业都发展很好,没有出现意外、死亡的情况,兄弟是陪我们人生走得最久的亲人。“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”,家和万事就兴,这是人生第一乐事。第二乐,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”;每天尽自己的本分跟义务,活得很踏实,这样才能做到能吃能睡,假如常做亏心事,又很怕别人看到,遮遮掩掩,这样的人生绝对不会痛快。最重要的是做到“敦伦尽份”。第三乐,“得天下英才而教之”。并不是当老师才有,当你在许多朋友的心目当中,就像一位老师一样,当你身旁有很多人对你是这样的评价,相信你也会觉得这一生没有白过。
    3.文天祥曰: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汉青。”“丹心”所指的是什么?我们的“丹心”该映照在哪些人身上? 
    丹心,是我们的真诚心。首先,要照自己的历史,人首先得对得起自己;2、百善孝为先,我们还要照父母的人生历史,让父母面对别人的时候说,我这辈子就是养这个孩子真有价值,当他们讲出这样的话,相信内心是无比的欢喜。3、再来,还要照子女。当我们用至诚的父爱、母爱好好陪孩子们一起成长,让他扎下德行的根基,让他建立正确的人生观,等到他进入社会跟其它的人比较起来,他会觉得非常幸运,“我这一生就是有这样的父母,才让我有这些正确的观念”。当子女每每想到有我们这样的父母,才成就了他的一生,那我们当父母的也算用真心在孩子的人生历史上写下了你的智慧,你的挚爱。4、还有兄弟姐妹。兄弟姐妹能和睦,其实最让父母欣慰、欢喜。5、还要照先生、太太的历史。时时能看到对方的优点,给予肯定,给予鼓励,从而激发对方的潜能。当先生跟他的朋友在聊天,说就是娶了这个太太才让我的人生有这么好的发展。这时候太太就在先生的人生历史上写下了恩义、情义。6、还要照老师的历史。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。最重要的是依教奉行。有两种人不会嫉妒你的成就,父母和老师。7、我们都是炎黄子孙,这一生要继往开来,要不愧于几千年中国老祖宗的教诲,照进祖先的历史。
    4.《中庸》里提到“诚者,物之终始,不诚,无物”做事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?要落实在哪些层面?
    做事情成败取决于一个字,“诚”。用真诚做出来的事,不会因为时空而减少了他的影响力。范仲淹很真诚,所以他的人生态度一直影响了几百年的读书人。所谓“至诚感通”,至诚可以感通,而当我们不真诚的时候,则会“无物”,往后一定会衰败下来。
    比方说我们对孩子不真诚,这个铁定衰败,对员工不真诚,纵使现在赚了点钱,迟早也会垮下来。真诚对待家人、对待员工的人,他的农业跟事业才能长长久久。当我们抱持着一个态度,“岂能尽如人意,但求无愧我心”,尽心尽力去做就行了。做父亲的把圣贤的教诲用在教育孩子上,用在家庭里面,那你已经在传承传统文化,也用在跟同事相处上,当同事都觉得与我们相处很欢喜,我们告诉他这些人生态度就是因为看《论语》学的,看《弟子规》学的,我们随分随力去做,也是功德圆满。当我们的生生往这个方向去发展,孩子也会非常佩服父母,孩子有我们这样的榜样,相信他的人生也会走向正确的方向。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